福鼎白茶政和白茶

茶乡酒镇——福建最美茶香政和县东平镇

时间:2023-03-13 11:27

最初对于东平镇的认识,仅停留在“茶乡酒镇”这四个字,知道这里是政和白茶的主产区,知道这里出品的东平老窖驰名海内外。5月“当我们跟随寻访福建最美茶乡采风团的脚步进入这片热土,眼前的一切着实让人到目相看,自然和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茶香与酒香让人沉醉无法自拔。新兴产业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竹木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光伏产业等特色产业让东平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展现出勃勃生机。宜居、宜养、宜业,东平正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每一位路过的人停下脚步。

寻访福建最美茶乡。见到的是美丽福建、生态福建的生动展示,是自然禀赋欠人工再造后如诗如画的家园。

标杆茶场——凯捷千亩生态园

位于东平村的凯捷生态茶园,核心产区占地3000多亩,2004年开始承包管理,一直是东平乃至政和的标杆茶场。

走访的行程安排在傍晚,当风尘仆仆的我们赶到茶园入口时,便被告知由于茶园太大,到达核心位置需要走上一大段路,于是在大家的一致请求下,大巴车沿着羊肠小道开进了茶园。沿途都是错落有致的茶园风光,不时有摄影师发出“这不错”“不然这里停下吧”的呼吁,但由于是道路狭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交汇,车便径直开往核心区了。

下车的时候,凯捷政和的负责人叶建华带着几位专业的茶艺师走来,“欢迎欢迎,你们看下拍摄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说。”叶建华用最简答的话语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

茶园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整体开阔、植被繁多、井然有序。经过一番考察,几个摄影师纷纷找到不同位置,将各自的航拍机升起。“这样的茶园拍起来肯定不会让人失望的!”其中一位摄影师操控着航拍机,喃喃自语道。

本着对摄影大师们的信任,我放心地将相机留在包里,跟随叶建华的脚步,听他讲解茶园的建设理念。“凯捷在东平的总基地有1.3万亩,其中的3000亩是指通过GAP认证的高标准生态茶园,其中部分茶园更通过了有机认证。公司作为福建省茶产业技术体系政和综合实验站的承担单位,连续多年开展生态茶园、白茶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研究,是东平镇高标准化茶园的示范基地。”

沿着茶园的爬坡小道,叶建华指着茶园里不同的设备跟我们详细地解说作用,沿途他还时常停下脚步,带我们识别不同品种的茶树。“这里也是品种大观园,虽然主要种植了政和大白、福安大白,但也不乏福鼎大毫、水仙、金萱等品种,不细看很难区别,认真观察就很有意思了。”

此时,穿着深粉旗袍的茶艺师们优雅地穿梭在茶田里,夕阳的斜晖暖暖地洒在她们微笑的脸上,微风轻轻吹动着她们的发梢,画面是如此得安静而美好。

耳畔不由地响起了一首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

示范茶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站的茶园之行是位于凤头村的3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光秃秃、被重修剪去树冠的茶树,这样做法常见于白茶产区,目的是为了改善来年的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

顺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往上,两旁树木林立、风景怡人,层层叠叠的山峦高低起伏,环绕茶园。登顶山坡,便可将百亩茶园尽收眼底,一环环错落有致的茶树保持着很宽的间距,山顶与山腰间都披满了植被,山脚则是郁郁葱葱的密林。

山顶微风徐徐拂面,虽阳光强烈,却依然带着山野凉意。茶园里有星散的农户在采茶,当摄影师上前抓拍时,他们大多腼腆地低下头避开。

“这里是一家公司的吗?”一位摄影师扛着大相机走向了此次带队的东平文化站代表邵文峰。

“这片基地算是东平茶园的典型代表,采用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这片茶园都是农户各家的,由闽峰茶业进行统一管理与收购,这样的模式在东平收效显著,带动了大量的茶农脱贫致富。”邵文峰说道。

原来,东平全镇3.1万人口中有茶农茶商近2万人,农民收入60%以上来自茶叶,茶产业已成为脱贫就业的“绿色银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次到政和,推动农村的脱贫致富,当时他就来这片茶园考察过,楠木林游客服务中心里还留有当时珍贵的照片。”在邵文峰的解说中,大家备觉振奋,纷纷四下环视,开始追寻习总书记当年翻山考察的足迹。

这片茶园主要种植福安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因为产量与采摘期的优势,如今政和茶园里种植率最高的便是福安大白。“这里有很多树龄很大的老丛,为了方便采摘,都统一修剪过。不过你们可以蹲下来看看它们的树干,不少直径很大呢,做成的茶滋味厚的很。”难得遇到一个较开朗的茶农,他指着自家的茶树,很自豪地向我们推介起来。

茶园里插了不少黄色的粘虫板,还布有不少防虫灯等设备。5月初,东平镇曾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政和白茶品鉴会,300多业内知名茶人参与此次活动。在品鉴上,知名的茶叶专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陈荣冰便对东平镇的茶园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道,从东平镇政和白茶品鉴会的参赛茶样中,能明显感受到政和白茶品质的不断进步,这很大一方面要归功于东平镇推行的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有机管理措施。

一杯白茶品质的飞跃,从茶园开始……

荒野茶园——从古茶园到母树茶

这些年,伴随着白茶的火热,“荒野”的概念渐渐进入茶人的视野,当年因无人打理被抛荒的茶树,时下成为白茶里最耀眼的新星。

抵达东平的傍晚便在白之源茶业的体验馆里喝到了荒野古茶与政和大白母树茶。在与普通茶园白茶的对比品鉴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荒野白茶的山野气息,那种透彻的清凉与纯净感,还有贯穿整道的醇厚度,都在茶汤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压轴的大戏:政和大白母树茶,一泡5g的量,行云流水间调动了现场十几个人的味蕾,让大伙尽兴而归。

第二天,大伙带着无比好奇的心情进入古茶园所处的深山,穿过一段密林遮荫、落叶缤纷的碎石小路,我们先到达位于山凹里古茶园,这里交错种植着百来株古茶树,最矮的都有2~3米高,最高的那丛至少7~8米。看到如此大片面积的古树群,大伙都不由地發出“啧啧啧”的惊叹声,有感于茶树的神奇。

“这些老丛的树龄至少都在70年以上,基本都是无人管理的荒野茶树,其中有一部分是原本扎根此处,有一部分则是我从别的山头移植过来的。一株树采不了多少茶叶,每次茶季要往不同的深山里钻半天,实在难以打理,于是便把散落的单株集中过来,稍微集中的便不轻易动土。”白之源茶业的董事长张泽滨跟我们解说道。

不多时,但见一位穿着白衣粉裙的姑娘带着两个穿着同款红色茶人服的小女孩缓缓走来,她们都背着竹篓,跟我们礼貌地示意下,便走到我们的镜头前采茶,很默契地充当起此次采风的“模特”,摄影师们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定格下最美的瞬间。

看完古茶园,张泽滨又带着我们往大山深处攀爬,参观荒野白茶最原始的环境。这段道路明显难走许多,坡度大、腐质壤肥厚松动,加上刚下雨的山路落满了湿滑的树叶,每一步往上的攀登都需要小心、使劲,没多久大伙就都气喘吁吁,甚至有人想打退堂鼓。“我們没走回头路啦,大家辛苦一下。”张泽滨笑着鼓励我们前进。

结束了一条漫长的向上攀登之路,我们终于迎来了一段较为宽敞的平路,一条落英缤纷、花草铺就如‘地毯”的道路出现在脚边,“地毯”的另一头延伸向两排交错生长的老丛,交叉的枝桠下,斑驳的光影与拱形的树道相映成辉,即像星光大道,恍惚间也有种时光隧道的错觉。

这片荒野茶园分布很广,几株几株的地分散在岩石缝、溪涧边、竹林里,由于湿气较重,很多老丛的树干都长满了青苔。山里的溪流很多,沟壑较大的都铺着木桩小桥,很有味道。下山的时候,我沿途采了几片老丛嫩叶泡在矿泉水里,喝起来带着清幽的花香,很甜美。

走完荒野茶园,我们便驱车前往界溪村岭头,探访此行最为期待的6株政和大白母茶树。据考证,这几株树龄至少有400年,原主人是个高龄的老茶农,这几株老树到她这已经传承数代了。几年前,这几株母树被虔诚的张泽滨发现并向政府申请了保护政策。

绕了一段山村小道便走到了由政府授牌的母树下,母树高约5~6米,郁郁葱葱地长满了新叶,不细看仿佛一片小树林,树干较粗,布满了青苔。四周竹林环绕,除了这几株古树并未见其它成片茶园,衬得几个母树略显“孤单”,但整体的枝条昂扬向上,散发着旺盛十足的生命力。

目前,很多茶区都发现了母树茶,但由于茶树龄的测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无法精确化的母树茶更具备象征意义。这大抵跟人一样,得寻根问祖,追个来处才好。

但不管树龄多大,只要入口过那连绵不绝的茶劲,还是会折服于她那与众不同的古树气息。如此便好,最终都是为了这口好喝的茶汤。

“红土地”与“绿宝地”的和谐共生

“红旗不倒,希望之火不灭”

东平曾有着无比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是中央苏区鼎盛期的建制管辖区域之一。人民群众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为保卫红色政权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东平涌现出杨则仕、陈贵芳等一批革命烈士,先后创建了中共政和第一支部、建松政维埃政府,英雄的东平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为闽北解放事业做出贡献,赢得了“红旗不倒”的赞誉,

东平镇凤头村旧称凤池村,从千年古镇东平到这里只有1公里多的路程,这里是政和县革命的发源地。走进村子中央,那座建于1893年的“杨氏祠堂”静静地展现在眼前。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这座被列为南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革命纪念堂,那红色的柱子、红色的墙壁,和一件件革命烈士的遗物,勾起许多红色的记忆。

1928年,在建瓯省立五中求学的共产党员杨则仕,奉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家乡东平凤池村(今凤头村),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成立红色读书会和农民协会,发展党员,于1929年创立中共政和支部,领导建松政边区农民开展以“五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揭开了政和革命斗争的序幕。

听着热情质朴的讲解员的生动描述,遥想着当年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对比现如今凤头村新农村新生活的新面貌,这一切展现的都是老区人民奋斗不息、战斗不止,建设美好家乡的伟大精神。

到了革命老区,重走红军路成为我们重温革命精神的最好途径。来到东平的西表村,一座看似普通的廊桥,却有着一段火红的革命历史,它就是西表的“红军桥”。

“红军桥”原称回龙桥,位于西表村村尾1公里处的田野上。1934年7月,中央红军曾在此与建松政苏区党组织干部会合,当时西表村革命群众也在回龙桥上敲锣打鼓地夹道迎接红军队伍入村驻扎,因此,当地群众称之为“红军桥”。

回龙桥由于年代久远,如今破损较为严重,但其傲然风骨依存,走在桥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它和其它古廊桥一样深藏着许多故事。据介绍,当年中央红军五十八团进驻西表后,回龙桥、太平桥等廊桥和矮庵等庙宇、祠堂都曾经成为红军指战员的住所。

如今,走在西表村,你会发现,建松政苏维埃政府旧址已改建为“建松政苏区纪念馆”,并被授予福建省第二批党史教育基地。昔日存留下来的苏维埃政府肃反部、红军“红星医院”红军枪械修理厂、红军土炮炸药厂、红军被服厂等建松政苏区时期革命遗(旧)址也已进行统一立碑挂牌,供后人瞻仰。

“绿宝地——中国第一楠木林”

考察完“红土地”,我们来到了“绿宝地”中国第一楠木林。中国第一楠木林景区位于东平凤头村,为政和县首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楠木林始于明代,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是华东地区保护最好、面积最大的稀有原始楠木林(共1100多棵),面积106亩,该片楠木属闽楠,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最大株胸徑达1.57米,树高39.6米。平均树高30多米,平均树龄300多年,最古老的已有600多年,总经济价值在21.1亿元以上。

2017年4月27日,闽楠被确定为政和县县树。闽楠是常绿大乔木,为中国特有植物,是国家二级珍稀渐危种,木材表面在阳光下金光闪闪,金丝浮现,且有淡雅幽香。闽楠之所以珍贵,在于它的“大器晚成”。在天然林中,闽楠初期生长缓慢,六七十年以后达生长旺盛期,用材期至少是百年之后。中国历代皇家将楠木作为御用之材,明代宫殿及城楼、寺庙等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

楠木林不仅美丽、神奇,而且还是东平人的象征和英雄历史的见证。这片楠木林之所以能够几百年被保护下来,主要靠所在地凤头村祖祖辈辈的生态保护意识,历代村民都有护林行动。村书记向我们介绍,凤头人把这片林子认定为风水林,民间一直传承着保护楠木林的“村规民约”,所有人都不准动林中的一草一木。战争年代,国民党顽军看中楠木的贵重价值,曾蓄意盗砍,当地群众知道后,自发组织了百余人趁着夜色的掩护,把铁钉、石头等镶入树体内,成功阻止了顽军的偷伐图谋。

漫步在珍贵的百亩千棵楠木林中,在红豆王树下,寻八年一开花一结果的红豆;在香樟王神树下,听一段“霹雳巨响,击中盜取樟油商客”的传奇故事;在七仙女树下,祈祷一段姻缘,盼着那有情郎早日出现;来到楠木林制高点揽胜台,远眺3000多亩的生态茶园、200亩的桃花园,围观摄影师航拍图中的醒目字样——园艺绿雕“水乡渔村”感受清新福建美丽乡村的春夏之美。

那一坛坛酒,匠心独秀

借着绿色、生态、人文之美,每年都有大批的访客会为东平独有的“红色、绿色、特色”文化点赞。说到特色,在这片有着“茶乡酒镇红土地”之称的东平镇上,东平高梁和东平老窖早就香飘四溢,家喻户晓。

据历史记载,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遣将军贺齐率兵入闽北平叛到东平时随军携酒,让将士“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来稳定镇守军心,被封为平东校尉,自后民间酿白酒兴起。据政和县志记载,明朝时期当地白酒酿造工艺已十分发达,民间酿酒工艺及勾兑配方至今流传。东平高粱和东平老窖正是千年古镇白酒酿造文化历史传承的最佳典范。

眺望古镇,四面环山,金峰山风光独秀,岩泉独美。曲溪,冷冽如古井泉,流清似赤水河,甘甜若杏花村水。独特的高山、平原二元地理气候,使整个酿酒过程尽可能多地网罗空气、晾堂、窖池中的有益微生物,催生出酒的芳香。

酒乡得天独钟,得地独厚。在东平高梁和东平老窖的酒品陈列室中,品牌酒度数有高低度;香型有清香、浓香、酱香;年代也按不同的标示排列开来;精致花磁瓶装、大分量的罐装坛装酒数不胜数。总之,酒厂走一圈,即使不喝只闻,人已飘逸欲仙。

圩场上的“明星”——小胳

5月24日,闰四月初二,我们赶上了东平镇“五天一圩日”的传统,即逢农历二、七为圩日,当日方圆百里内周边县市的商贸和购物者云集圩场,东平扁肉、东平小胳、东平胰子这些远近闻名的小吃,也成了圩场,上的“明星”。

作为古镇的美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酒桌上必不可少的第一道菜就是小胳,有“无小胳不成席”之说。听说有从福州远道而来的客人,东平小胳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毛国兰早早就在工作室等着大家。

毛国兰介绍说,制作小胳主要原料是肥膘肉、木薯粉、白糖、鸡蛋或鸭蛋、豆腐,蛋是用来烙成薄饼做皮,其它四样和在一起做成馅。通过蛋烙成皮包的小胳,才显得橙黄晶亮,激增人们食欲。

毛国兰说,以前有制作小胳成品在东平农贸市场设摊位销售,因自家制作的小胳选用食材严格、做工精细,制作出来的小胳色泽橙黄鲜亮品相好,味道鲜嫩爽口,清香甘甜,油而不腻,广受欢迎。知名度扩大后,便没在市场摆摊设点,客户都是通过电话、微信提前订购,每日供不应求。

总之,要想吃到正宗的东平小胳,那还是得去东平,好客的东平人一定会为你端上那色泽橙黄鲜亮的小胳来招待你,让你一饱口福。

光伏绿能

为乡村振兴助力

“棚上发电,棚下种植”。之所以在东平能吃到饕餮美食,我想和当地良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密不可分。

近年来,政和因地制宜发展光伏农业,现代光伏农业园已在东平镇初步建成。该项目占地约2000亩,集光伏发电、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于一体,年发电量约9000万千瓦时,所发电量并入国家电网。

在现代光伏农业园中,我们看到农业大棚精品展示区集办公、高效科技农业、特色植物展示等多个区域。据介绍,目前农业园计划运用“农业平台+农企合作+休闲农业+创客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升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旨在打造新型农业产业综合体,形成集种植、科普教育、观光采摘,以及吃、游、购于一体的综合园区。将新能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产学研综合提升,实现农业、旅游及红色革命等项目有机结合,在东平镇形成凤头楠木林、红色文化旅游区和休闲观光区三大版块。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众多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中,光伏农业模式优势明显,通过新能源综合利用、二三产联动等方式,实现绿色发展,使农村更美、产业更旺、环境更绿,绿色将持续成为东平乡村振兴的底色。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百科
福鼎白茶图片
福鼎白茶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