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原生态的舞者

时间:2015-06-24 12:16

有一种舞台表现叫原生态歌舞,有一位女人被称作原生态舞者。杨丽萍和她的原生态歌舞《云南印象》、《藏谜》等被搬上舞台后,顷刻风靡。

政和白茶白毫

杨丽萍的演员班子几乎来自乡间,他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却都是舞蹈的天才,有接近失传的打鼓手法,有在民间已经失传的民歌和原始的民俗。这造就了整场演出“原汁原味”的感觉,没有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在他们身上,你会真正明白“原生态”的含义。

“原生态歌舞,就是所有的舞姿舞步全部来自生活,是这些民族对自然、对生活、对爱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这是杨丽萍对“原生态”的诠释。

后来我结识了政和白茶,它可以在杯中旋转沉浮,翩翩起舞,它是公认的天生舞者;同杨丽萍的“原味”歌舞一样,政和白茶的美自然而纯粹,让人心动;政和白茶,也配得上被称为“原生态的舞者”。

政和采风

政和白茶

来政和采风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因为世界96%的白茶产自福建,而福建政和又是中国白茶之乡,你会有疑问,政和究竟是个怎样美丽的地方才会孕育如此动人的白茶?这次的政和之行是揭开疑问的时候了。

政和处处有茶山,政和人随手采些茶青铺在空地晾干收起后就能泡着喝了,这样制成的白茶虽不精细,也可算是政和人家中的上乘饮品了。有人说,政和白茶工艺简单,太简单的东西不容易引起重视。后来这种观点被狠狠反驳了,“工艺简单就意味着原生态,因为复杂的制作过程易让茶叶受到污染,而政和白茶应该算是茶类中最自然最健康的茶了。”

东平茶山是此次走访政和的第一站。初夏的茶山像一袭绿色的锦缎,浅淡翠碧深浓。随行的政和宣传部的熊部长向我们介绍,“政和有许多这样的茶园,大大小小算 起来有8万多亩,一年可产茶8000吨,其中传统工艺白茶年产3000吨,约占到全国白茶产量的50%。你们别看政和是个县,它可是全国最大的白茶生产、 出口基地。”这四溢的茶香,就足够政和人引以为豪了。

茶山上采茶的是一些十来岁的女孩,恰缝周末,附近学校的老师会组织学生到茶山来采茶,当作课余实践,看来,政和人是伴着茶香长大的。有一个小女孩告诉我, 这个季节刚好是茶树发芽的时候,今天采了芽,两三天后芽又能长出来。在说话的时候,小女孩的手一直没有停下来,专注熟练地忙碌着,我不便多扰,悄悄走开 了。从茶山下来,山脚下聚集了一些做买卖的人,有茶农,有茶商,也有像我这样的围观者。一个30多岁的当地妇女指着地上一袋敞开口的茶青说,这样芽少的普 通的茶青大概一块二一斤,顶级的茶青甚至可以卖到十几元钱一斤的好价钱。

到了政和白牡丹茶城,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政和白茶的生产销售情况了。茶城的黄理灼总经理说,“长期以来,政和白茶绝大多数都是外销,在1912~1916年 间,政和县每年产出1000余担白茶甚至全是外销。即使到了现在,政和白茶80%都是销往我国香港地区、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这样“墙内开花墙外 香”的现象在近几年终于有些改变,黄经理说,“国内的白茶消费群体正在逐渐增加,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白茶市场消费份额将上升到30%。今后,白茶或 许会成为人们品茶消费中的首选。”说到美好的前景,这位政和小伙子显得格外兴奋。

在瑞茗茶业的生产基地,我们参观了政和白茶的生产车间。虽然很多茶厂都有引进机械制茶设备,但是传统制茶工艺仍随处可见。在瑞茗茶业的制茶厂房里,我们见 到传统的政和银针工艺,制茶女工一手持芽梢基部,另一手将芽梢的鱼叶和真叶轻轻剥去,留下长梗与肥芽,这项工艺被称作人工“抽针”,看来要想制出漂亮的白 毫银针还得依靠女工们灵活的指尖。

政和一行至此,心中疑问也差不多释然了。政和白茶之美,因为政和的空气清新,茶山很绿,女孩很纯,还有政和的人很用心。

政和白茶工艺“四部曲”

政和白茶属全萎凋轻微发酵茶,采用适度自然氧化,不杀青、不揉捻全萎凋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制作工艺精湛。主要有“四道工艺”:

NO1将鲜叶均匀地摊晾在水筛上,置于通风的专用茶楼里进行自然萎凋,俗称晾青。

NO2待鲜叶达六成干时进行挑筛。

NO3继续萎凋达七八成干时进行并筛,并筛后继续萎凋至九成干,逐步形成白茶独特的“形、色、香、味”品质后进行烘干。

NO4烘干,风温控制在110℃~120℃形成毛茶。毛茶经过精心拣剔、拼配匀堆、复烘。

邂逅俏丽“政和三姐妹”

到政和,就是为喝茶而来。虽然夜已深,但我们不顾舟车劳顿,寻了家当地茶庄,预备来一场政和白茶的饕餮茶宴,想想用香茗接风洗尘的感觉,一定很妙。

这家茶庄分两层,楼梯旁有座小水池,池边铺着一层薄薄的鹅卵石,池中立一木制风车,一股乡间田园的凉风扑面而来。上了楼,跟着庄主走进一处雅间,房间的正 中摆放着一把古筝,后面的墙壁上披挂着一席蓑衣,另一面墙上还有题诗,想来这位庄主应该是一位爱好古典与雅致的随性之人。我们向庄主表明来意后,庄主便请 我们上楼。

入座后,庄主说,先请上一款政和白茶中的珍品白毫银针,它算是白茶家族中的大姐了。我们细观外形,白毫银针单芽肥壮,长3cm许,满披茸毛,整个茶芽为白 毫覆,盖,银装素裹,熠熠闪光,令人赏心悦目。待壶中水温渐凉,沿杯壁轻轻注入1/3杯,白毫银针被水托起,如出水芙蓉般赏心悦目。轻轻摇动,让茶与水亲 密接触。茶芽向上飞升,如敦煌的飞天凌空起舞;向下沉淀,如即将的离别依依不舍,上下舞动间,整个春天尽在眼前。

润茶片刻,杯中汤色淡淡浅浅,近乎发白的黄绿色,像是一块温润的美玉。轻嗅,一股草木之气令人陶醉:轻轻吸入唇间,绵长的感觉在唇齿间蔓延开来,并伴有一种特殊的鲜爽感觉。

接下来出场的是“二姐”白牡丹。它的外形与“大姐”颇有不同,芽叶连枝,叶抱芽,叶缘垂卷,叶面灰绿,叶背披满白毫,毫芽银白,绿叶白毫相映衬,形如花 朵。入水后,白牡丹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叶脉都充分舒展开来。水中的叶片发白,叶脉发绿,叶片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彰显出白茶的特质与轻灵。细品,唇 间绵软轻甜。又有些粘黏感、顺滑感,喉间舒畅,身轻欲仙,真是妙不可言。

最后是“三妹”贡眉,它的外形芽叶连枝、叶缘垂卷、匀整,毫芽显,叶张细嫩,呈灰绿或墨绿色,毫心银白,叶背有白茸毛。冲泡后汤色呈橙色或深黄色,叶底匀 整、柔软、鲜亮,叶片迎光看去,可透视出主脉的红色。细啜茶汤,香气鲜嫩,毫香显,滋味清甜、醇爽,有一股自然的草木之香。

政和白茶“三姐妹”各有特色,有的娇,有的俏,让人流连,纵有千般妙语,也说不尽她们的美妙。我提议友人们各自用一句话来描述这3位“美人”,这算是文人 之间的比斗,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情感。“好像从山林中走过的感觉,阳光不是很强烈,有点潮湿,带点雾气。”一位玩摄影的朋友拔得头筹。“雅而不 冲,平而不淡。”另一位朋友概括得简练而又贴切。“有如原生态的政和小姑娘在舌尖跳舞。”这位友人的动情描绘赢得了我们的赞赏。

那些年的政和白茶情缘

自古文人墨客多情,对于美好的事物从不吝啬笔墨,对美女如此,对政和白茶也是如此。我的那些文友很多都曾流连于政和,在政和生活的那些日子,他们把最丰富 的情愫给了白茶,为它留下了许多文字。如今,我读着这些文字,有的朴实,有的感性,有的华丽,在与白茶为伴的日子里,他们与白茶相知相随,从他们的文字 中,我读懂了“享受闲情”、“随遇而安”、“去浮躁而心如止水”……

拣茶针

采茶时节,家家户户都有茶,凤池村被笼罩在飘荡于上空而经久不散的茶香里。袅袅炊烟,悠悠茶香,这时无论你在哪条小巷,哪户人家,总能看到白茶的身影。“拣茶针了!”“晾白仔了!”是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拣茶针,一般是妇女孩童的手头活,三五人围席而坐,双手快速地在绿茶的芽叶间晃动。这时大人们在边拣茶针边唠嗑拉家长,孩子们比手巧,看谁拣得快,拣得 多。毛茸茸、亮晶晶的茶针是农民的宠儿,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记得那时拣茶针以两算钱,每两2角钱。几乎所有的女生上学的学费都是自己拣茶针“拣”来 的。自家拣茶针父母是不给钱的,这学费都是帮助茶多忙不过来的茶农拣茶针所得。我记得最早听说还有“晾白茶”这玩意儿是在凤池村,大抵最早晾白茶的也源于 这里。那时与学校相隔不远处就有一家茶厂,不算宽敞的厂房内常常能看到地面上晾着的大白茶。别人家里也晾白茶,只要有还算宽敞干净的水泥地就能晾晒白茶。 拣完茶针剩下的茶青,茶农往地上一倒,自然晾上几个时辰,转青为褐,就可以喝,也能卖个好价了。

我们几个教师也晾白仔、喝大白茶。清明时节,我们到学校茶山采来一些“福云大茶”,晾晒在走廊外的课桌上。两天的工夫不到,茶青凋萎成天然的褐黑色,便可 以冲泡了。凤池村不远处有一眼清泉,源于奖山,甘甜清澈,正好冲泡大白茶。傍晚我们提只小水桶到村口凉亭边,拎来奖山清泉。待烧沸了水,抓上一小撮的白茶 放入杯中,冲入滚烫的沸水,白茶在杯中升腾、翻滚,叶片次第绽放如花。原本看似平淡味寡的白茶渐渐被袅袅而起的水雾笼罩下的清香所取代。白茶的口味较为清 淡而自然,地道的凤池味道。虽没有其他茶那么浓烈,但回甘很久、香远溢清。我们也有将采摘来的清明前的绿茶放在村中茶农家的热锅中炒上几番的,喝这茶感受 的是那绿意盈盈的可爱模样。当然,还是自然晾晒而成的大白茶省事、单纯。自己种茶天然晾,那茶喝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喝政和白茶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城忽像夏雨骤至一样让人始料不及地一下子铺天盖地兴起了喝“政和白茶”。大街小巷,路旁树下,甚至星溪河畔都热热闹闹地铺开了一排排 茶摊,饮容们蜂拥而来,唧唧喳喳地坐成了黑压压的一片。桌上摆满腌萝卜、锥栗、豆荚、炒黄豆、南瓜籽、地瓜干、蕨菜干等政和地道的土特产。再来一壶甘味醇 厚的政和白茶。壶有大有小,壶底喝干了,再加水,味淡了,再加茶叶,如此这般一壶在桌,你一杯我一杯,喝来喝去总喝不完,且越喝味越妙,越喝越精神。于 是,全城男女老少都爱上了政和白茶,平日有事没事都爱来品尝一壶,过个瘾,让自己在纷繁的现代都市里,还生命一些平和与淡泊;在缕缕的白茶清香中,享受闲 情与散漫。静心、闭目地品一杯政和白茶,过滤忧郁的心情,稀释心中久久郁积,让整颗心轻轻松松。

这政和白茶也确实充满了魅力,它长在高山峡谷,享受阳光甘露,吮吸大地养分。喝它有养神滋脏、益脾胃、降血压、降胆固醇等功效。那清澈橙黄的茶色、清醇嫩 爽的茶香溢在嘴边,沁到心头,便精神焕发,活力倍增。所以,全城几乎每个茶座都座无虚席,常常是一批走了,又一批涌来,直闹到更深还不能收摊,忙得摊主连 烧开水都来不及,生意红火得灼人。

我和文友们也常常是一壶政和白茶在桌,便喝得很晚,很晚,聊得很晚,很晚,等到夜风起了,款款而来,抹去额上的微汗,心便与茶香融合了。每当这时,思绪便 被牵得很远,很远。当年曹公煮酒论英雄是为争霸天下,如今我等品茶论曲直是为明辨人间是非,得益匪浅也!因此,常来把政和茶摊坐得很热,很沉……

政和白茶后知后觉的惊艳

午夜,遇政和白茶牡丹,惊艳。

其实政和白茶牡丹早已守候。在黄昏,在日前,或者月余,或者年末,甚至经年累月,一路追溯到千年以前都能捕捉到那身绿衫白裙,只是我大意罢了。傻气处不让 韩湘子。据说韩生房前有白牡丹一株,日日灌溉,久而生情,花动心了,人却未觉察,惊艳迟迟而使佳人生怨。我与牡丹,恰如八仙故事——韩湘子遇牡丹的翻版。

几年前,茶人张步瑞的一包白牡丹辗转到了我的手上,送来的人让我试饮,品评。然而,我真是眼拙,以为布裙荆钗,何足挂齿?等我听到白牡丹在上海茶博会评了银奖时,似有丝缕悔意,随意抓取一把冲水泡之,又忽略过去了。

2008年终于来临,我也到了去浮躁而心如止水的年纪。那些关于白牡丹颇具姿容的传说抵挡不住地钻进了我的耳朵,我到底忍不住艳羡。我们要承认,对美色的 向往是不分年龄和性别的。我认真地第一回看她——白牡丹,她在水中轻轻地舒展,舞姿轻灵,我尝试她的清逸,突然之间感受到“粗头乱服,不掩国色”之美。

我恰如贪欲的帝王,开始遍搜美色,一盏一盏,在午夜,夜深人静,临风而饮。悠闲清静时,撷取一芽二叶者,细赏其姿,如干牡丹花,玩味其淡淡微芒。水要好, 如韩湘子浇灌牡丹之水,汤则宜淡不宜浓,不必如专家所言杏黄,大可止于青白便出水,香与味及气应在若有若无之间,或悠远或清雅,意味深长。

政和白茶最浅最浅的绿

在一本我喜欢的书里,弘一法师这样写着,“记得那时我亦常常坐船到湖心亭去喝茶”。我也爱茶,可是在居住的城市喝茶,心总是沉静不下来。我羡慕大师可以乘船至杭州湖畔的湖心亭去喝茶。自己竞只是一直在南方的小城市里煮茶,心中有隐隐的不甘。

后来偶遇政和的白毫银针。微微煮沸,叶片如银针般翻滚,茶色清中显绿,入口味醇。第二泡入口,觉得味道清淡,不及绿茶清爽,不如乌龙醇香,可是,却越发沉 迷于它的简单与平和。就像早春三月里满天轻摇的细小的叶,微凉,淡定,却已现出了最浅最浅的绿,一直悄悄地向外延伸。喝至第三泡,己是归于沉静。对于白 茶,我就似一个不擅笔墨的人喜欢墨汁的味道,喜欢字帖里古典的气息。是了,便是如此。

原来,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忽略了身边的好。对于居住的城市、至爱的亲人、身边的事物,我们略而不见,喜欢抬头望着远处,远处,更远处。其实,这样的一泡白茶,就在你我身边,无需远行。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百科
福鼎白茶图片
福鼎白茶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