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福鼎白茶百科白茶历史

悠悠闽东茶 香袭千年史

时间:2018-10-15 21:39

从古至今,闽东就是中国茶叶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沃壤,自产茶之始,就与横亘绵延千年的中国茶业一起闪耀,一起黯淡,一起复兴。爬梳悠悠闽东茶史,它的轮廓逐渐在袅袅的茶烟中清晰,如同它的茶一般醇厚而绵长,令人饮之适然,品之悠然。

千年回眸闽东茶

西晋:闽东茶业的第一道曙光

三国时期。孙吴政权在闽东境内设“温麻船屯”,而有史可考的闽东茶业则肇始于西晋时期(公元265年~316年)。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温麻县正式建制,隶属晋安郡(福州),并沿用六朝,成为闽东唯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世纪,在离温麻县治址2公里的龙泉山、眉头山古墓发现晋、南朝时期茶具青釉小盅、青釉盅等文物。1990年,霞浦古县村村民林庆和在西北坡段发现一处南朝古墓,发掘出土有造型小巧的、富有光泽的托杯、五盅盘、三足炉、三足碟等12件文物。三足炉、托杯、五盅盘等为当时煮茶、烹茶器皿。

唐宋:贡茶光环下的闽东茶

唐宋时期,因行政建制,使闽东一部分地区生产的茶叶纳入了贡茶的体系,并在闪耀着贵族气息的贡茶光环下平凡地发展着。据《唐书・地理志》记载:“福州贡蜡面茶,盖建茶未盛之前也。今古田、长溪近建宁界,亦能采造……”1972年。福安县文物考古队在溪潭乡溪北村的后山唐墓中发掘青釉茶托杯3件,有力地印证了唐时闽东茶业的发展情况。入宋后,宁德析出关隶镇改为隶属建宁府的政和县,此时建茶之冠的北苑茶已荣升为御茶,且“斗茶之风”日炽。更是带动了闽东制茶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从1958年宁德县飞鸾大窑址出土的黑釉兔毫盏、青瓷碗以及1986年在福安赛岐镇苏阳村的一古宅废基发现的一块黑瓷兔毫盏残碗上可窥见一斑。

明清:多茶类争奇斗艳

明初,闽东出现炒青绿茶,并实现大面积生产,其制茶技艺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明末谢肇涮《长溪琐语》载:“环长溪百里诸山,皆产茗。山丁僧侣。半衣食焉。支提、太姥无论,即圣水瑞岩、洪山白鹤,处处有之。”至清初。谢肇涮在《五杂俎》中记述: “闽方山、太姥、支提俱产佳茗。”此时,闽东的太姥山绿雪芽、宁德县的支提茶、天山芽茶已闻名遐迩了。之后,更是相继出现了白茶、红茶、花茶,形成绿、白、红、花茶多茶类争奇斗艳的局面,清・李拔《福宁府志・物产》记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福安松罗,以宁德支提为最。”清末,闽东海路开放以后,茶叶成为闽东的主要土特产和出口商品,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称誉。

近代:盛极转衰的无奈

民国时期,闽东茶叶生产进入了鼎盛时期。1912年,闽东茶叶产量达5164吨。茶类花色品种齐全,部分实现了机械化生产。1936年,闽东茶园面积已达25万亩。茶叶产量达7712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63%,堪称“全省第一”。1937年,中茶公司福建分公司成立,在福安、福鼎成立示范茶厂,统制茶叶制造工艺和制定运销办法,对闽东茶叶的生产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可惜,国难当头的无奈使闽东茶业不得不在硝烟战火中低迷、消沉下去,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骤减。

现代:在曲折中不断前进

新中国成立以后,闽东地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为了促进茶叶生产的恢复与发展。特别采取了茶叶奖售等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以提高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在毛茶的收购上。专门设置了茶业机构。中茶公司福建分公司分别在福安、福鼎建立了茶厂,下设数个采购站,开始划地区收购毛茶。1984年,随着国家对内销茶和出口茶的控制权彻底放开,闽东茶业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与改型转轨。

此外。通过一批茶叶工作者的辛勤耕耘,闽东茶业迅猛地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闽东茶业日新月异,在茶园面积、产量、质量、出口量、产值、良种普及率、名优茶开发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成为推动福建茶产业发展的一支劲旅。据统计,1977年一2007年的30年间,闽东茶园总面积由40多万亩发展到80多万亩,将近翻了一番;年茶叶总量从7400吨发展到近6万吨,增长7倍多;年毛茶产值从不足1亿元增加到11亿多元,净增10亿元以上。截至20D8年。宁德市茶园面积85.85万亩,产量6.26万吨,居全国产茶地市之首。建国60年以来,闽东的茶类结构也不断趋于完善,拥有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以及再加工茶的茉莉花茶和工艺茶等茶类,是全国茶类最多的地区,特别是绿茶产量更是占据了福建省绿茶产量的50.5%。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

群星璀璨闽东茶

闽东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相当丰富,是福建茶树的原产地之一,闽东茶区育种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茶树。目前。闽东拥有11个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无性系良种普及率达95%以上,居全国第一,而且宁德是全国最大的良种繁育基地,每年繁育良种茶苗2亿株。

从明代初期开始,由蒸青散茶发展而来的炒青绿茶开始在闽东地区独步一时;清代中后期,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地陆续出现了白毫银针、坦洋工夫红茶等新品类;清末民初,因浙江平阳黄茶工艺的传播,还出现了黄茶福鼎黄汤,并且随着茉莉花等茶用香花的引种,花茶也开始跻身闽东茶业的“新贵”。其后,古田县还生产过乌龙茶。闽东茶业便由此呈现出多茶类共同发展的局面。

团茶的解“散”:炒青绿茶

唐宋时期,贡茶的勃兴带动了闽东茶业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闽东因部分地区属于贡茶产区的管辖而成为贡茶的原料产地,这个时期生产的茶类多以团茶、饼茶为主。历元至明。因团饼茶耗时费工,且水浸、压榨等工艺有损茶味。太祖朱元璋便下诏改制散茶作为贡茶。风行千年的团饼茶开始“解散”而走向衰亡,蒸青散茶遂抬头,并逐步发展演变成为以炒青绿茶为主的明清闽东茶业。炒青绿茶的兴起,不仅使茶叶的色、香、昧保持得更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制茶工艺的不断革新。炒绿的品类也不断地丰富起来,出现了如天山芽茶、天山毛尖、官司茶等名优炒绿。

此白非彼“白”:福鼎白茶

清代,炒青绿茶业已发展成为闽东茶区最主要的茶叶品类,白茶、红茶等其它茶类也随之诞生。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白茶是只经过萎凋和干燥2道工序制成的,在福建、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茶类,它与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记述的白茶、浙江的安吉白茶、广西凌云白毫以及湖南君山银针是完全不同的。宋代白茶是以北苑银线水芽为原料制成的“龙团胜雪”饼茶,而安吉白茶和凌云白毫是绿茶,君山银针是黄茶。

关于白茶的制造工艺,在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中有类似的记载:“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然而,白茶真正问世的时间是在嘉庆元年(公元1796 年),福鼎的茶农用菜茶的壮芽为原料,开始产制“白毫银针”,这也是现代白茶的创制之始。1857年,较之菜茶来得更加颀长肥壮的福鼎大白茶良种在村民手中成功地选育繁殖,使白毫银针才有了今日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新面目:芽头肥壮,满披白毫。条秀如针,色白似银。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后便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制造白毫银针。1890年,白毫银针开始外销。进入西方人的生活。1912~1916年是其鼎盛时期,当时福鼎年产约1000余担,产销畅旺。1917~1921年,银针的销路因受“一战”影响而阻滞。一落千丈。目前,白毫银针主销港澳地区、欧美等地。在欧洲,一些茶客在泡饮红茶时。会在杯中加入若干枚银针,以示名贵。

近年来,福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全面实施福鼎“放心茶”工程,众多茶叶企业获得国家有机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全市建立有机茶认证基地8个,无公害茶叶认证基地4个,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个,总面积达3万多亩。先后有100多件福鼎大白茶产品在国际、国内茶叶质量大奖赛中获得金奖、银奖称号。2005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严格评审,福鼎大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证明商标注册证书,并被国家外贸部门推荐为“出口信得过产品”。福鼎大白茶作为中国白茶的代表品牌,正在统领中国白茶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闽东“红”军崛起: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

相传,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1年~公元1874年),一个来自建宁的茶客来坦洋收购茶叶,将红茶制造工艺从武夷山传入坦洋。坦洋村村民胡福四(又名胡进四),以“坦洋菜茶”为原料,将闽北传入的小种红茶制法改进试制红茶成功。后逐步传播至寿宁、周宁、柘荣、霞浦等县。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安徽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将坦洋工夫的制法带回至德、祁门一带。

在坦洋村试制成功的红茶冠以“坦洋工夫”的茶标。经广州运销荷兰、英国、日本、东南亚等20余个国家与地区,很受欢迎。因而。从光绪七年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881年~公元1836年)的50多年里,福安县每年出口茶叶500多吨,外国商人在品饮了坦洋工夫之后,被它的清甜香和所吸引,便蜂拥而至到坦洋求茶。这是坦洋工夫的鼎盛时期。坦洋工夫除了水路转运到海外各国之外,还有一部分则是依托武夷茶步入茶马古道。与万里茶叶之路联通。坦洋工夫经由晋商从武夷山运达山西大同,然后分为两路,一路运往呼和浩特,一部分经天镇运往张家口。走军台30站向北行14站到库伦,再北行11站到中俄交界、被称为“买卖城”、“陆上码头”的恰克图。

“白琳工夫”真正兴起于19世纪50年代前后。迄今约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闽、广茶商在福鼎经营工夫红茶,以白琳为集散地,广收白琳、翠郊、石番溪、黄岗、湖林及浙江的平阳、泰顺等地的红条茶,远销重洋,“白琳工夫”因之而闻名。生产白琳工夫主要是集中在福鼎市的白琳镇茶厂和相邻的点头镇,出口主要集中在福安赛岐码头、福鼎的沙埕港码头、福州马尾、广州的13个口岸。白琳工夫的甜醇,曾伴随着大西洋的海风销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智利、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白琳工夫”红茶最初是以小叶种茶为原料来制造。起初人们都认为白茶与普通茶树不同,叶厚、有绒毛,无法揉软发酵,纵能改制红茶。价格也远不如银针。1930年,受欧战影响。白茶市场萧条,停止收购。福鼎合茂智茶行老板袁子卿在福鼎收购茶叶时,有一翠郊茶贩名为吴德康,收购的白茶茶青卖不掉,未加细心管理,堆在一起发热变红,想冒充红茶出售。袁子卿见其色泽近似祁红。遂悉数收购并提取大白茶鲜嫩叶料试制红茶。不料。外商一经鉴别,立时成交,价钱比白茶高了1倍。白茶改制红茶的高利润刺激了上海华茶公司,于是1934年派人来白琳监制,定名为“橘红”,它的品质代表了“白琳工夫”高级茶的独特风格,在国际市场大受欢迎。

弥漫的“花”香:闽东花茶

闽东地区最先引种茉莉花的是宁德县(现蕉城区),早在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之前就有培植观赏用茉莉。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随着福州茉莉花茶的兴起,茉莉花的花香也飘到了闽东。清末,蕉城的林昆生兄弟在宁德镜台山山麓的“可园”人工种植茉莉花、玉兰花(今尚存2株,树龄高达150多年)等香花。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宁德三都澳“公众事业委员会”在三都澳附近陆地试种茉莉花,次年,从福州聘来一位园艺专家,并引种了5000株的茉莉花。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时,免费为当地农民提供茉莉花苗木以供推广种植。是年,宁德茶商林里斋的“一团春”茶行利用白玉兰花和绿茶窖制“玉兰片花茶”获得成功,并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展出。获得了好评。民国期间,霞浦城关罗雨川、陈克桂及水坑的林阿叔等几家茶庄亦有少量生产茉莉花茶、桂花茶、玉兰花茶、金银花茶等花茶。1918年,宁德地区茶农开始利用茉莉花窖制茉莉花茶销往天津、上海一带,后因销路阻滞,茉莉花几近绝迹。直到1959年,宁德县国营茶厂才开始成片种植,生产面积达0.733公顷。从1972年开始。市场的需求使闽东的宁德、福安、福鼎等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茉莉花,种植面积达12公顷,后霞浦、周宁、古田、寿宁等地山区也开始陆续试种。1985年是闽东茉莉花茶的发展巅峰,全区茉莉花种植面积达92417公顷,鲜花产量1965.3吨,产值达586.25万元。

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亦是一部茶文化史。闽东茶区人民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创造与积累了许多极富有茶乡特色、民族特色的茶艺、茶俗等茶文化,尤其是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官宦名士,或游历,或为官。用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融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篇,成为闽东茶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海上茶叶之路:福海关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福州、厦门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出口口岸,闽东茶叶便由此从海路出口运销欧美。

1899年5月8日,宁德县三都澳福海关正式成立。三都澳自此成为福建乃至中国茶叶贸易的一个重要港口。被誉为中国近代东南“海上茶叶之路”,闽东茶叶便直接从这里漂洋过海。进入欧美市场。与此同时,三都澳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对华贸易的“乐园”,英、美、意、俄、日、荷、葡、瑞典等13个国家的21家公司都在三都澳设立了子公司和商行。福海关成立以后。由三都澳输出的茶叶占福建茶叶出口量的40%~47%,口岸茶叶货值占出口总值的90%以上,出口茶税占港口总税收的80%~99%,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是世界上唯一以茶为主的通商口岸。

据统计,从福海关成立之年到1933年。由福海关出口的茶叶达179444.75吨,出口金额11449.3万元(国币,下 同),平均每年出口5277.79吨,产值3367.44万元,占全省茶叶出口总数的39.4%。1922年福海关茶叶出口量达到顶峰,当年出口茶叶7129.3吨,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的51.9%。1940年7月,日寇大举入侵轰炸口岸。三都澳伤痕累累,外销陷入绝境。1942年4月,辉煌一时的“福海关”降级为福州“闽海关”的分关,1944年11月至1945年8月期间迁往赛岐,直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才复归三都澳,往日繁荣的光景早已荡然无存。1950年,“福海关”宣布闭关,港口另作他用,停止茶叶出口。

福建第一支茶艺表演队:福安市民族茶文化艺术团

福安市民族茶文化艺术团成立于1992年12月,是闽东的第一支茶艺表演队,也是福建省成立最早的茶艺团。该团演员杨玉英曾在“92香港国际茶艺邀请赛”上获得冠军。1994年,艺术团再度派杨玉英等2名演员赴港表演,使艺术团名声大振。近些来年来,艺术团还曾组团赴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福州以及武夷山等地表演茶艺,给海内外人士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6年,在第二届海峡茶业博览会茶艺汇演上。福安市茶艺团获得“最佳创意奖”。2009年,在北京钓台国宾馆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驻华使节茶会暨第四届“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上,茶艺团茶艺小姐为各国驻华使节献上精彩的“坦洋工夫茶冲泡”和“畲家宝塔茶”茶艺表演,再次受到各国外交官及中外茶人的热捧。

中国茶业科技的摇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身为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业改良场,创建于1935年8月,场址设在闽东福安市社口镇。改良场先后开展茶树品种比较试验、茶树施肥实验、茶树的粗嫩枝条的扦插比较试验等10多项研究试验。1938年9月,因抗日战争爆发,茶业改良场搬迁至崇安(今武夷山市),原址社口改为福建省农业改进处茶业改良场福安分场。1940年,崇安成立“福建示范茶厂”,社口原址并入福建示范茶厂福安分厂福安茶场。1952年,福建省农林厅派林桂镗出任场长,在原址上建立“福建省农林厅福安茶叶试验场”,1954年更名“福建省福安茶业试验站”,隶属福建省农业厅主管。1961年,定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直属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我国建立较早的茶叶研究机构之一。创始人张天福老先生,通过福建省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和福安茶业改良的实践锻炼,逐渐形成一支业务技术过硬的茶业高级科技人才队伍,有李联标、庄晚芳、吴振铎、庄灿彰等一批杰出的茶业科技人才。

茶业人才的摇篮: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闽东的茶叶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4年9月,福安县立职业中学(即�山初级中学)内设立了一个茶科班。1g35年。福建省教育厅在福安城关冠后创办“福建省省立福安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只设茶科班,张天福任校长。1938年。因抗日战争影响,迁入连城县并入“福建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9年在福安城关复办“福安县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1942年改办。福安县立初级农业职业学校,并增设高中部,分设农科、茶科两科,更名为“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1953年又更名为“福建省福安农业学校”。1978年,农校实行统一招生,开设农、茶、牧医和农机4个专业,其中茶叶专业面向全省招生。学校毕业生遍布省内外茶界各领域,活跃在茶产业各个战线上,成为闯东茶业人才的摇篮。此外,学校还先后研制出“猴头菇茶”、“茶树病虫害科学治理”等10多项成果,出版了《茶叶制造学》等中专教材和科普书籍10多种,并撰写科技论文40多篇。1999年,农校升格为国家级重点农业中专。2005年,与福安示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百科
福鼎白茶图片
福鼎白茶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