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福鼎白茶百科白茶功效

白茶的茶疗、茶浴与茶食等养生方法

时间:2015-08-09 16:52

一、茶疗

茶疗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茶疗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并结合中药与茶叶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形态,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中医茶疗防病治病,延续数千年长盛不衰。在我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三茶六礼”,茶为礼先。其实,茶最早被人类发现并运用时既不是饮品,也不是礼品,而是治病的药品。

说茶最早是作为药物出现的理由,是最先记载茶的书是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书中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茶的别名,同时还有檟、茗等也都是古时代表茶的字。汉代的张仲景、华佗等名医也用茶来治疗各种疾病。唐宋时代,茶及药茶被广泛应用于防治头痛、痰热、小便不通、大小便出血等病症,茶还被作为补肾壮腰、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的保健养生之品。到了明清时代,药茶疗法有了更大的发展,有关药茶和保健茶的方剂、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都被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创制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茶、保健茶。它们由于具有疗效高、易于制作、使用方便等特点而深受人们喜爱,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中医茶疗即药茶或茶剂,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替代茶饮而起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作用。

那么中医茶疗防病治病,为什么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呢?这与中医茶疗独具的特点有关。中医茶疗法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完全、加减灵活、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量大,煎服烦杂、携带和使用不方便、浪费药材等缺点。

首先,茶疗能充分利用与发挥药物的作用。茶疗方大多为单方,这样有利于发挥药物效能。同时,药茶能使芳香气味、含挥发性油多的药物,如陈皮、玫瑰花等,保持有效成分,避免久煎而失效。加上碎茶与溶媒接触面大,茶药中有效成分浸出量也就大,而且可以多次加水饮用至味淡为止,汁自然能全部浸出。

其次,茶疗的原料,取材简易,使用方便,易于接受。有不少药茶材料来自家庭生活中和可以自采、自种、自收、自备,如茶叶、生姜、葱、荷叶、竹叶、白茅根、月季花、玉米须等,有些成品药茶,如神曲茶、午时茶等,都可在药铺买到。这些药茶方,或泡或冲,即可饮用。

药茶一般既可治病,又可以经常饮用,一举两得。一方面,对于慢性病,尤其便于长期用药;对于老人、小儿患者,还可解决服药的困难。另一方面,茶方用药,味少量少,携带方便,尤其是袋泡茶、块茶,更为优越。治病还可避免煎汤的麻烦。所以,易于普及。第三,茶疗可以减少服药精神负担,避免损伤胃气。尤其是慢性病人,长期煎服中药,顿服量大,增加胃肠负担,易生反胃,脘腹不适。而采用茶疗,作用温和徐缓,药汁吸收完全,无损胃气,有利于慢性病的保养和治疗。另外,茶疗还可根据病情,随季节变更,灵活选用,进行辩证论治。

通过茶疗达到养生治病的效果,相对比吃保健品,心里更踏实一些,毕竟茶叶放在杯子里看得真真切切,不担心里面有一些别的成分,加上中华茶文化的传统源远流长,茶的色香味俱佳,喝起来还是一种享受,易于坚持,在品茶中达到养生的目的。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茶更便捷,把良药苦品直接变成了良茶爽品。

关于茶疗,政和流传着一个银针姑娘的传说。

在很早以前,政和县一带还是一个十分荒凉偏僻的地方,七山八坳,散散乱乱地住了些农户人家。那里山高皇帝远,只要风调雨顺,山里人辛勤耕织,虽然粗茶淡饭,但日子过得也还平静自在。

可是有一年春天,这里却大旱。从春到秋,没下一滴雨,到了秋天又吹起火烧风。这一旱,整整旱了一年。河水干涸,禾苗枯萎,不要说收成,就连吃的水也难找到,再加上瘟疫四起,死人无数。看到这悲惨的情景,老辈人都难过地说:“老天爷要收七山八坳的人了,赶快逃个活命去吧。”就这样,逃的逃,死的死,留下的人也多是病魔缠身。七山八坳连一声鸡啼也听不到了,人们都盼望着哪一天有“福星”降临,替苦难的人们消灾解难。

就在这时候,人们纷纷传说,在东方的洞宫山有一口龙井,龙井旁长着几株仙草,只要采到仙草,揉出草汁,不但能治百病,而且将草汁滴进田里田水满,滴到河里河水流。要救七山八坳的人,除非采回仙草来。于是,有些勇敢的小伙子打起背囊,带上干粮,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去寻找那仙草。

可是,只见有人去,不见有人回。山民们本来满怀希望等着仙草救命,这时心也都沉了下去。

在铁山仑有一户人家,父母早亡,只有兄妹三人,靠耕田打猎为生。大哥志刚,是个烈性汉子,一斧头能砍断碗口粗的榛子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二哥志诚,虽然文文静静,却射得一手好弓箭;三妹志玉,既学到了大哥的刀剑武艺,又学到了二哥的射箭本领,是个出众的姑娘。这一天志刚拿出那把祖传的鸳鸯宝剑,对弟妹们说:“为救苦难的乡亲,我无论如何要找到洞宫仙草。你们在家里守着这把剑,每天拔出鞘来看两次,如果发现它生了锈,就是我不在人世了,那时你们就接替我去找仙草。”说完,就操起一把斧头,直奔洞宫山去了。

志刚一路上跋山涉水,终于走到洞宫山下。他紧了紧草鞋带,正要往山上爬,忽然路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喊住了他:“勇敢的小伙子,你可是要去山上采仙草?”志刚回答说:“是的,老爷爷。再采不到仙草,乡亲们就活不下去了。”老爷爷指点着云雾弥漫的山顶说:“小伙子,你看,仙草就长在那上面。你上山千万记住,只能向前,切不可回头看,一回头你就采不到仙草了。”志刚听了点点头,正要谢谢老爷爷的指点,一转身老人不见了。

志刚一口气爬上了半山腰,只见满山都是一人多高的乱石,阴森恐怖,每走一步,身后就传来奇奇怪怪的声音。起初,他记住上山时老爷爷的话,只是向前走。可是,当他快走出乱石的时候,忽听身后传来一声炸雷般的喊声:“大胆的志刚,还敢往上闯!”志刚一楞,以为有人拦挡,顿时忘了老爷爷的话,回转身来向后一看,没想到这一回头,他立刻就变成了一块新的大石头。

志城兄妹自从哥哥走后,天天拿出宝剑看两次。这一天,忽然看见鸳鸯宝剑失去了光泽,生了锈。不禁大惊失色,知道大哥已不在人世了,他们忍住悲伤,决定接替大哥去寻找仙草。第二天,志诚拿出一支铁簇箭交给妹妹志玉说:“我去洞宫山寻找仙草,你如果发现这箭头生锈了,那么寻找仙草的事,就得由你接替着去做了。”说完,志诚挎起弓箭走了。

志诚也一路跋山涉水,终于走到了洞宫山下。他喘喘气,连草鞋带也没紧一紧就往山上爬。这时,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拦住了他,并问道:“勇敢的小伙子,你可是要去山上采仙草?”志诚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是的,我大哥为救苦难的乡亲们,上山去采仙草,可再也没有回来,这回我无论如何也要把仙草采回来。”老爷爷又指着云雾弥漫的山顶说:“小伙子,你看,仙草就长在那上面。你得记住,只能向前,切不可回头,一回头,你就采不到仙草了。”老爷爷说完就不见了。志诚爬呀爬,爬到了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寒气袭人,越往上走就越觉得阴森可怕。他壮了壮胆,还是继续往上爬。

这时候,他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各种怒骂声,但他记着白发老爷爷的吩咐,任凭身后骂声四起,就是没回头。眼看就要爬过乱石岗了,突然,他听到大哥志刚那洪钟般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志诚弟,志诚弟,快来救我!快来救我!”

志诚这时再也忍不住了,急忙回头来看。就这一回头,他也立刻变成了一块大石头,牢牢地伫立在那乱石岗上。

正在家里盼望二哥早日回家的三妹志玉,忽见二哥留下的箭头上锈迹斑斑,知道二哥也遇了难,禁不住泪流满面。但她是个意志坚强的姑娘,想到两个哥哥的嘱咐,如今采仙草救乡亲的重担落在自己肩上了,就忍住了悲伤,决心接替两位哥哥去采仙草。第二天,志玉佩剑挎弓,拜别众乡亲,直奔洞宫山而去。

志玉一路上跋山涉水,更是历尽了艰辛,才走到洞宫山下。她心里只想快些采回仙草去救乡亲们,所以连气也没歇一口就要朝山上爬。这时,忽见一位白发银须的老爷爷,正坐在路旁生火烤糍粑,于是,她便走过去恭恭敬敬地问道:“老爷爷,请问这条路可以通到山顶吗?”老人像没听见一样,连看也不看她一眼,只顾烤他的糍粑。志玉见老人不理,她并不见怪,便坐下来一边帮老人生火,一边又恭恭敬敬地问道:“请问老爷爷,这山顶上可有一口龙井?”老人这才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问道:“小姑娘,你可是想上山去采仙草?”“是的,为救七山八坳的乡亲们,我就是拼死,也要把仙草采回来!”姑娘回答说。“好姑娘!”老人听了很高兴,指着山顶对志玉说,“你看,那云雾遮挡的地方就是龙井,三株仙草就长在龙井边。但是你得记住,上山时无论听到什么喊声,千万不能回头。”“谢谢老爷爷,我记住了。”“还有,”老人拉住就要上山的姑娘,又嘱咐道,“那龙井边,有一条小黑龙,日夜守着仙草。你到山顶后,先要用箭射瞎黑龙的两只眼睛,再去采下仙草的叶芽,然后用龙井的水浇仙草,仙草马上就会开花结籽。你把种子带回家去,撒在山坡上,它就长出来了。用它那尖尖的芽来熬汤,喝了能治百病;把它的汁滴到田里田水满,滴到河里河水流,再也不怕老天不下雨了”。姑娘谢过老人正要上山,老人又嘱咐说:“记住,下山时别忘了用仙草汁在乱石岗的每一块大石头上滴上一滴。”老人说着,随手拿起一块烤糍粑塞给姑娘,“把这个带上,它会对你有用的。”姑娘接过糍粑,弯腰向老人深深一拜。当她直起身来时,白发老人已经不见了。

姑娘爬上乱石岗,只听见身后不断传来各种怒骂声,但她没有理会。继续向上爬去。接着,身后又传来阵阵凄惨的啼哭声,姑娘觉得有点毛骨悚然了,但她还是没有回头,依旧壮着胆子向上爬。当她快爬过乱石岗时,突然听到大哥志刚在背后拼命叫她。姑娘的心动了,脚步慢了,但她定了定神,还是往上爬去。就在这时,姑娘又听到二哥志诚在背后连声喊她。这一下姑娘的心更乱了,脚步停下来了。但她牢牢记住上山时白发爷爷的嘱咐,想着七山八坳的苦难乡亲正盼着她采回仙草,所以她终究没有回头,连忙用手捂住怦怦乱跳的心。这时,她的手触到怀中一团软绵绵的东西。“糍粑!”姑娘忽然有了主意,赶忙从怀中掏出白发爷爷送她的那团糍粑,撕下一小块来,搓成两个团团,塞进两只耳朵里。这一下子真灵呀!什么声音也听不到了,于是姑娘振作了一下精神,爬过了乱石岗,直向山顶那云雾弥漫的地方走去。爬上山顶,果然看见一条小黑龙张牙舞爪向她扑来。她急忙挽弓搭箭,左右开弓,连发两箭,黑龙被射瞎了双眼,顿时化作一团黑气,向西天飘去了。姑娘提剑直奔龙井边,遵照白发爷爷的嘱咐,迅速采下仙草的叶芽,然后捧起龙井水浇到仙草上,那仙草果然顷刻间开花、结籽。姑娘采下种子装好,又采了些叶芽,便下山了。在乱石岗上,她又按白发爷爷的交代,抓出一把仙草来揉出草汁,在每一块大石头上滴一滴。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草汁滴到石头上,石头马上变成人,其中的两个人就是她的大哥和二哥。原来这些人都是上山采仙草遇难的小伙子。

志玉兄妹和伙伴们回到村里,便连夜分头把采回的仙草种籽撒在山坡上。第二天早晨,大家起来一看,漫山遍野长起了半人多高的仙草。大家立刻带露摘下草芽来,有的拿去熬汤给病人喝,果然一喝病除;有的拿去揉汁往田里滴,果然一滴田水满。七山八坳的人终于得救了,农田又种上了庄稼,那仙草年复一年越长越多了。

山里人心地善良,他们想,七山八坳之外的穷苦人,也难免会遇上个灾难、病痛,便每年都把那仙草芽采来晾干,分送给邻乡的穷苦兄弟。这样一来,仙草芽的名声就到处传开了。又因为这晾干的草芽,满身带着白茸茸的毫毛,一根根像银针一样,人们就称它为“银针”,据说这就是今天“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人们感念志玉姑娘历尽艰辛,为大家采来银针仙草,救活了七山八坳的穷乡亲,所以都亲昵地称她“银针姑娘”。

二、白茶的茶浴

多年来,茶一直用来泡水饮用,可现在人们又将茶叶增加了一种新的使用方式——泡水洗澡,这种被称为茶浴的新型保健方式,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生活方式。

用茶泡澡这种洗浴方式,在三国时期茶浴就很流行。后来被传到印度、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并逐渐演变成为茶浴、药浴和香浴三大天然植物型健康浴,成为流行至今的东南亚洗浴风俗。

福建著名的武夷山茶区,人们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古时有一年夏天,武夷山区发生瘟疫,人畜死亡惨重,首领武夷君率百姓向玉皇大帝祈求消灾,感动了南海观音菩萨,遂唤七仙女下凡,从玉池取些圣水,点化在九龙窠岩壁上的三棵茶树上。是夜,山民们梦见一位面黄肌瘦满身疮痍的老太婆,用岩茶烧水沐浴,结果返老还童,变成冰肌玉肤、体态轻盈的少女。次日,人们纷纷用岩茶沐浴,果然疾病全消。从此,武夷山区开始了茶浴的习俗,并且推广到闽北山区。

由于茶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并且可以消炎、抑菌、祛毒,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又比起桑拿浴、土耳其浴等外来项目具有民俗性强、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愿望的特点,着实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眼光。

与中药材浴一样,茶浴毕竟是一种体外吸收方法,对辅助治疗皮肤病症是可行的,但茶浴不是万能的,对其功效不能过分迷信,如果需要借泡茶浴之机医治某些特殊病症,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增加特定的中草药材二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所选择的茶叶品种也应当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应该“因人择茶而浴”。对于儿童,冈其神经系统、消化器官和皮肤均未成熟,不耐茶叶中生物碱的强烈刺激,应该选用稀薄的花茶泡水沐浴;中青年人抵抗力强,适于用绿茶泡水沐浴;老年人最好用乌龙茶或红茶沐浴;女性护肤养颜,最宜花茶沐浴。

茶浴虽好,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以茶浴作为保健的项目下列情况就不宜茶浴:饱、饥,有疾病,疲劳,水太热。

(一)饱饥均不宜

饭刚吃饱,如立即茶浴,身体受到茶汤的刺激,血管扩张,体表血液骤增,容易引起腹腔和大脑缺血,从而导致消化不良或晕厥。而饥饿时茶浴则容易发生虚脱昏倒。所以说饱与饥都不宜茶浴。

(二)有疾病不宜

凡是身体不舒服,不管大小疾病,都不宜茶浴。因为茶浴会明显增加发汗量,容易加重所患疾病的症状,对治愈疾病和恢复健康不利。

(三)太疲劳不宜

众所周知,茶浴可以消除疲劳,然而太疲劳则不宜茶浴。人太疲劳时,肌肉急剧收缩,血流加快,如立即茶浴,容易引起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造成缺氧而导致虚脱。通常在不太累的情况下,沐浴的时间也只能延续10~20min,沐浴时间延续太长,沐浴本身也会引起疲劳。

(四)水太热不宜

茶浴时,水太热也就是说茶汤的温度太高,是不宜茶浴的。因为水温太高,会使血管过度扩张,血液迅速流向体表,造成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一时供应不足,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等症状。

三、茶食

茶食与茗宴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说是古代吃茶法的延伸和拓展,其历史颇为久远,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先秦时期的原始时期的原始阶段,以茶茗原汁原味的煮羹作食为特征;汉魏晋与南北朝时期的发育阶段,以茶茗掺和作料调味共煮着饮用为特征;隋唐宋时期的成熟阶段,以茶为调味品,制作各种茶之风味食品为特征;元明清时期的兴盛阶段,以茶为调味品,制作各种茶之风味食品为特征;现代社会的黄金时期,以其讲究茶食与茗宴品位的科学性、追求丰富多样化的艺术情调为特征,形成独树一帜的茶膳。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吃茶”比“喝茶”具有更好的保健效果。因此,日本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都非常重视茶食制品的开发。据资料,日本早已推出茶末荞麦面、茶末点心及茶末紫菜汤等食品。我国的台湾地区已将茶叶碾成粉,经高温杀菌后,与菜粉、海藻粉、果胶粉、盐、糖及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按一定的配比混合制成茶果冻、茶水羹等多种美味食品。还有一些国家也相继推出茶叶面包、茶巧克力、嫩茶菜肴等。这些茶食品风味独特、口感好,且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我国内地近年来也已开发出茶汽水、茶啤酒、

茶点心等茶食制品,但品种还不多,产量也较少。

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表明,茶的化学成分极其丰富,其主要成分有粗蛋白、粗纤维、咖啡因、鞣酸、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饮茶不仅能生津止渴,而且有极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其中,茶单宁能抑制脂肪过氧化、延缓细胞老化;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是天然的抗氧化剂,有抗肌体衰老的功能;含有的叶皂素和芳香族化合物具有溶解、消化脂肪和消除口臭的作用;维生素和咖啡因可以降血脂。绿茶和红茶还具有防癌等功能。

茶食是指经过精心的制作而与茶适当搭配的各类副食和点心而言。品茗搭配茶食可以增添茶文化的精彩,增加茶艺的情趣,并扩大茶文化的范畴。

茶食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使饮茶平添了几分情趣,从而使清淡与浓香、湿润与干燥有机的结合。茶水不断地安抚舌面,使疲劳的味觉重新得以振奋,点心之味在茶水的配合下,能够被人更好地享用。所以,茶与茶食、茶点只要搭配合理,两者可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茶食的种类繁多,因个人的喜好、体质而有所取舍。以甜的茶食配绿茶,酸甘类的茶食配红茶,咸碱类的茶食配乌龙茶,这是一个大原则。所谓“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茶食和节气时令要相配合,随着地域和季节的不同,茶的内质也会有所变化,人的体质也是因节气时令而有所调整。因此,茶食的准备无论就茶的内质或人的体质来说,都得依节气时令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天要准备味道较清淡的茶食,冬天的茶食就得准备味道较重的;春天的茶食要多一些花色或艳丽,秋天的茶食宜以素雅为主。茶食的颜色、种类、数量,宜少不宜多,适可而止。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福鼎白茶百科
福鼎白茶图片
福鼎白茶商城